今日处暑,由热转凉的关键节气来了!养生务必要“防三害”“勤三做”

❤

今日处暑

今日处暑,由热转凉的关键节气来了!养生务必要“防三害”“勤三做”
(图侵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止也。”

处暑一到,暑热也到了尾声,在接下来的这15日中,我们将迎来出伏,感受初秋的韵味。

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养生防病应以滋阴润燥养肺气为重。

处暑防“三害”01一害“睡眠不足”

处暑时节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应比夏季多睡1个小时。

晨起可饮用温水,保持大便通畅。

午睡也是处暑时节的养生之道,可弥补夜晚睡眠不足,有利于缓解秋乏。

02二害“过早添衣”

俗话说:春捂秋冻。

天气稍微一凉,有些朋友就会把保暖的衣物穿上,这其实是不恰当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晚温差逐渐增大,大家可以适当让身体感受温度下降带来的收敛变化,不必过早添加衣物,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对于身体虚弱、体质虚寒的人群,如老年人、久咳久喘者,早晚可加一件背心,保证核心温度即可。

夜间睡觉时,要注意胃肠和脐部的保暖,避免寒气侵入人体;日常起居也要注意远离冷水、冷饮等寒凉之物。

03三害“过食辛辣”

立秋过后,应减少摄入易引起津液耗伤、发汗过多的食物,减辛辣、增清润。

多食用汤、粥以及果类、根茎类等水分含量高的食物。

例如,人们可以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雪梨、甘蔗、石斛、玉竹、山药、百合、桑葚等清热润燥之品,这些食物能在缓解热与燥的同时,补充体内津液,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秋燥。

处暑养生有三做01一要缓运动

处暑时节,运动一定要缓一点,以“不累”为标准。

可选择爬山、健身操、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排出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

但运动时要注意强度不可过大,避免大量汗出而损伤阳气。

02二要养精神

入秋后,自然万物由阳转阴、由动转静,人们可以看到树叶由绿变黄、变干,直至从树上落下的过程。

外在事物常投射于人的内心,特别是气血不足、虚性体质的人,更容易产生悲秋情绪。

工作和生活节奏较快的人,每天可抽出15~30分钟的时间来闭目养神或进行舒缓的运动,以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

03三要常按摩

秋季要注意培补脾胃,益气健脾,以强身健体。

可常揉脾俞穴和足三里穴。

脾俞穴在人体背部,一般来说,肚脐对应我们背部的第二腰椎,向上再摸三个椎体,旁开两指处即为此穴。

手握空拳轻轻叩击脾俞穴数次,或点按5分钟。

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按揉时端坐凳上,四指弯曲,按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处,一按一松,点按5分钟,两侧互换。

处暑养神听音乐

处暑节气后,经历了夏的大热大汗、耗气伤阴,随着天气由热转凉,人体阳气也收敛,所以容易出现秋困,秋燥,因此精神调养应以静为主,静能生阴,静能潜阳。

此时,推荐大家听乐曲《逍遥游》,该曲假托鲲鹏之变,寓意人的心志获得自由,有逍遥尘外之想。

处暑养生要早睡,早睡可以收敛阴气,帮助人体机能恢复,睡前可以听听改善睡眠的乐曲,如《庄周梦蝶》《鸥鹭忘机》等。

处暑养生要早起,早起可以听舒展阳气、振奋精神、帮助振奋阳气的古曲,如《阳春》《高山》等。

处暑养生要防燥,需滋阴润肺,能起到静以制燥的乐曲有《洞庭秋思》《秋塞吟》等。

静心、宁心是精神养生的最高境界,在秋意来临之际,调节情绪,安神静心,以达到 “心空静寂,其乐无喻”的养生境界。

(养生中国)

2024年10月青海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通报

体育头图|篮球——CBA常规赛:天津先行者胜北京北汽

雁门关号列车首发 开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代县发展新窗口

联合国儿基会:苏丹约310万人面临感染霍乱风险

巴勒斯坦欢迎古巴加入起诉以色列的国家行列

哈萨克族姑娘两度登“春晚”:盼更多人通过舞乐见新疆

德宏苏典边境派出所创新双语普法模式 让普法“接地气”“冒热气”

河北省承德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官方公布!“低空经济发展司”,来了!

光阴的故事丨从退休医生到时尚博主 她感受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

黑龙江省大庆市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1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今日处暑,由热转凉的关键节气来了!养生务必要“防三害”“勤三做”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烈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