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出海,“授人以渔”生动实践

小编

  在南非国家技能中心,来自中国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正在对当地学员进行机电一体化培训。

职教出海,“授人以渔”生动实践
(图侵删)

  本报非洲中心分社 希拉兹·莫林摄

  在肯尼亚裂谷职业技术学院,肯尼亚莫伊大学孔子学院中方教师正培训当地学生缝纫机平缝技术。

  格雷厄姆·米拉·基图兹摄

  中巴经济走廊萨希瓦尔电站开设职业教育系列公益课程,面向当地青年提供焊工、电工和火电仿真机等多项实用职业技能培训。图为教学现场。

  本报巴基斯坦分社 瓦卡斯·阿赫迈德摄

  在泰国春武里技术学院内,轨道交通专业学生正在进行测距等实操学习。随着中泰铁路项目的推进,该学院积极与中国对口院校开展高铁技术培训等交流合作。

  本报亚太中心分社 普拉维摄

  在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学员正借助辅助驾驶系统学习车辆驾驶。

  扎娜尔摄

  由中航科创成套公司承建的科特迪瓦职业培训学校项目(包含7所学校)可容纳5600名学生,预计于今年正式运营。图为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校区全景。

  多博·帕科姆·查尔斯摄

  阿联酋郑和学院(阿布扎比)的中方教师,正在向当地学员介绍“海涵1号”无人船。

  本报中东中心分社 塔里克·易卜拉欣摄

  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共建的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是中柬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图为该校学生正在进行现代焊接技术的实操学习。

  查伊霍克摄

  缝纫机运转的声音在肯尼亚裂谷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响起,电焊的火花照亮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电站的实操课堂,“海涵1号”无人船吸引着阿联酋郑和学院学员的目光……

  这是一场“授人以渔”的生动实践。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深耕海外,通过技术传授带动产业升级,产业需求反哺教育创新,形成了多点开花、多元发展的境外办学格局,为海外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参加中国的职业教育培训,当地人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希望。

  这是一场跨越文化的“双向奔赴”。中国教师和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学员因技能结缘、因合作相知,中外职业教育互学互鉴、共建共享。

  职教出海,架起了民心相通的桥梁,为世界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注入新动能。未来,中国将继续与各国加强职业教育交流,分享职教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更加温暖的注脚。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8日 17 版)

台湾发生频繁余震 各地均受影响

别再被美容院骗了!你的脸根本不需要深层清洁

西藏政法系统: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潘塔纳尔美洲豹栖息地 巴西采取多重保护措施

冬天即将全面跨过黄河!全国入冬进程图来了 南方也将领到初冬体验券

企业如何抢抓电池产业升级迭代新风口

我国将开展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

西安手艺人的“漆”彩匠心:修复岁月痕迹 重现古韵风华

中医药文化交流会在浙江举行

北京海淀一居民家阳台杂物起火 小区微型消防站队员发现及时灭火

美官员:预计特朗普和普京本周将进行交谈

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_3

职教出海,“授人以渔”生动实践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烈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