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一辈子守护一座桥 九江长江大桥的“守桥医生”

小编

1月23日,孙凤生和工友在九江长江大桥上巡检。

九江长江大桥是京九铁路大动脉的咽喉要道,平均每天桥上通行200余趟列车,桥下通航600多艘船舶。大桥有钢梁3万多吨,螺栓100多万套,桥梁工每月都要对大桥进行一次全覆盖检修,保障运输安全畅通。

56岁的孙凤生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江桥工段的一名桥梁工,从九江长江大桥开通时就在这里工作。28年来,孙凤生和徒弟们爬钢梁、下桥墩,战严寒、斗酷暑,检查大桥每一处设施,轻敲细探,排除安全隐患。

2012年春运期间的一天,大桥吊杆因大风晃动剧烈,孙凤生检查后发现是桥上的两个阻尼器疲劳断裂造成的。为确保桥梁结构安全,他和工友们将作业吊篮绑在结冰的吊杆上,在寒风中高空作业7小时,成功更换了阻尼器,作业完成时,孙凤生已是四肢麻木,全身冻透。

如今,孙凤生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青年工人。29岁的徒弟张文亮在2020年接过师傅的接力棒,担任工区工长。“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师傅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张文亮说。

上工路上,孙凤生在桥头堡大厅看着大桥老照片说:“守桥28年了,退休前能把这‘老伙计’健健康康地交给徒弟们,我就安心了。”今年春运开始后,通过大桥的列车增多,检修频次也相应增加,九江长江大桥的“守桥医生”们更加忙碌了……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月23日,孙凤生(右)在九江长江大桥上给徒弟张文亮检查安全绳。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月23日,孙凤生(中)和徒弟张文亮(左)在九江长江大桥上等待列车驶过。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月23日,孙凤生(左)和徒弟张文亮对九江长江大桥支座进行检测。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月23日,孙凤生(左)和徒弟张文亮在九江长江大桥的桥拱上巡检(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月23日,孙凤生对九江长江大桥钢梁进行清理检查。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月23日,在夜晚的铁路“天窗期”,孙凤生(左)和徒弟张文亮在九江长江大桥上测量钢轨数据。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月23日,孙凤生在桥头堡大厅观看九江长江大桥的老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月23日,在检修前,孙凤生(后排右一)和徒弟张文亮(后排右二)与工友一起开安全预想会。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月23日,桥梁工在上桥检修前清点作业工具。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月23日,孙凤生和工友在九江长江大桥的桥拱上巡检(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月23日,孙凤生和工友在九江长江大桥的桥拱上巡检(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1月23日在江西九江拍摄的九江长江大桥(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动举办跨年活动

(新春走基层)重庆璧山:从集体经济分红 看基层社区治理效能

国乒女队亚锦赛不敌日本 张本美和连胜王艺迪、孙颖莎

菲律宾极端高温天气已致7人死亡

八旬老人落水 “95后”兵哥哥跳入刺骨河水救起

广东省和平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河北迁西:发展现代农业 助推乡村振兴

今天下午2点紧急停水4小时!涉山东莘县这些区域,用户注意提前蓄水

一年两次征兵、五维四型定兵 兵员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玻利维亚连日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 已致33人死亡

广东2024年提前批专科定向培养军士院校8月1日至2日征集志愿

五华区市场监管局:群策聚力谋实招,奋勇争先开新局

新春走基层丨一辈子守护一座桥 九江长江大桥的“守桥医生”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烈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