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傅轩 记者 陆康洁

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中风越发年轻化,如何预防中风?扬大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褚澄为您支招。
中风发病率居高不下
预防仍然迫在眉睫
什么是中风?该病现状如何?褚澄介绍,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人发生中风,其中约600万人死亡,中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我国是全球中风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新发中风病例约250万例,死亡人数约150万。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危险因素控制策略的推广,中国中风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她提醒,中风如今发病率居高不下,预防迫在眉睫。
中风危险因素众多
这些都有可能导致
哪些是中风的危险因素?褚澄介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不合理饮食等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此外,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也会对中风风险产生影响。
危险因素的存在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和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同时,危险因素的叠加效应也会使中风风险成倍增加。例如,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患者,其发生中风的风险远高于单一危险因素的患者。
预防中风
三级预防都很重要
如何有效预防中风?褚澄介绍,中风的预防有三级预防,都很重要。一级预防主要是指控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管理,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必要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降低中风风险。糖尿病控制,保持血糖稳定,减少血管损伤,从而降低中风发生的可能性。血脂调节,通过合理饮食和药物治疗,控制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鼾症管理,积极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二级预防主要指药物治疗与干预,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降脂治疗、介入治疗。三级预防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家庭护理与教育和社会资源整合。
快速识别中风
千万别错过黄金3小时
如何早期识别中风?褚澄介绍,可以通过“FAST”10秒识别中风。Face脸:脸部一侧可能发生面瘫。Arm手臂:疑似中风患者无法顺利举起单手或双手。Speech说话:患者无法流利对答或说话含糊不清,尽管处于清醒状态,却无法说话。Time时间:如果发现上述三条中的一条或多条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她提醒,千万别错过救命黄金3小时。如果遇到中风患者,一定要记住患者发病时间并及时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将患者平卧,头部略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给患者喂食、喂水或服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有条件,可测量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