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法治保障旅游产业发展

(图侵删)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 郑望春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 郑望春
日前,2018年摘掉“穷帽”的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被社交媒体冠以“四川的虎跳峡”而突然走红。特别是全长约3公里的骡马道,沿途不仅能体验近1000米的垂直高差,还能俯瞰奇雄险峻的大渡河峡谷景观,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点”。
古路村还能火多久?如何让“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作为古路村党支部书记,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让古路村旅游业不成为“一阵风”?
我认为,旅游产业要发展,法治是保障。近年来,雅安市两级法院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服务保障乡村振兴,通过设立涉旅、涉农“法融乡村”法官工作站,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老百姓提供纠纷调处、法治宣传、文化活动等特色服务,为乡村产业兴旺发展保驾护航。
我希望法院能因地制宜,进一步将法治文化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设置法律咨询点等方式,引导广大游客树立法治意识,强化旅游安全意识,不断拓展旅游纠纷多元化解网络格局,妥善化解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生态纠纷,零距离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以法治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让游客来得安心、玩得舒心。(高夕杰 整理)
(人民法院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烈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