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推动三个观测站科研合作 为国家公园创建注入动力

小编

中新网西宁7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23日,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了解到,目前,该局积极推动“三站”运行管理和科研合作,完善站点选址、设施配备、项目运行和观测研究等保障机制,为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公园创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建设、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双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作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青海湖推动三个观测站科研合作 为国家公园创建注入动力
(图侵删)

  据悉,“三站”指的是中国科学院青海湖综合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海湖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野外台站、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图为航拍青海湖。李江宁 摄

  中国科学院青海湖综合观测研究站成立于2023年6月,主要以青海湖水体为核心的复合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为研究对象。目前,已对二郎剑湖温廓线观测系统进行了布设并准备升级为通量观测场,同步开展相对应的高寒草地下垫面观测站点的选址及研究站基建土地购置事宜。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海湖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野外台站成立于2021年7月,主要以青海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为研究对象。

  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于2020年11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成立,主要聚焦湿地生态系统发展前沿和热点科学问题,以原位观测、研究、示范、共享为功能定位,开展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健康评估和高寒湿地资源数据监测研究。

  据介绍,目前,该站正在进行的“青海湖入湖河流原位净化及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将为青海湖河流污染物消减以及河口湿地生态治理提供支撑技术和典型示范;“水位上升下青海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对碳循环影响研究项目”将为湖滨带景观格局变化和湖滨带生态环境本底调查以及影响作用机制提供可持续发展方案;正在申请的“青海湖流域沼泽湿地保护修复与碳汇能力提升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将对不同类型的土壤碳进行监测,实现青海湖湿地保护以及碳汇能力提升。

  同时,该站完成了国家林草局科技司2024年数据汇交任务,数据量为基本数据34类,自选数据24类、行政管理数据18类,实物数据14类,各类别数据均按要求100%汇交。

  据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介绍,未来,该局将携手“三站”,以未来青海湖国家公园“一院三中心”平台建设为契机,合力打造青海湖科学研究平台、建立青海湖科学研究合作机制、做好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甘肃古浪:乡村就业工厂托起“家门口的幸福”

民乐演奏《苏东坡主题雅集》在海南省博物馆奏响 演绎别样东坡魅力

第二届两岸少数民族乡土文化研习营福建东山开营

第九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在俄罗斯开幕

吕特出任北约新秘书长,面临“没有蜜月的任期”

刷新纪录!“电力天路” 首次实现带电作业

1—7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2亿吨 同比增长4.3%

北京出台新政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新加坡前交通部长涉贪腐案被判刑

公安部交管局发出国庆出行提示

携新作做客南国书香节 王立群与深圳读者共读《史记》

极端天气结束 阿联酋内政部宣布将检视全国建筑设施

青海湖推动三个观测站科研合作 为国家公园创建注入动力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烈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