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去巴黎!这是沈昊泽想了又想的一个日子。

这一次,他要去奥运赛场,跑马拉松。
傍晚6点,浙江杭州,36摄氏度的气温里,路人只觉热气腾腾。上城区体育中心的跑道上,沈昊泽一圈又一圈,越跑,眼睛越亮。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武侠小说里的高手会在练功夫时额外绑上沙袋,到实战时便身轻如燕。沈昊泽的“沙袋”是增加的训练量和耐热性训练,通过“把强度顶上来”应对6小时时差和巴黎中午3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运动场上,他穿着黑色运动背心、深蓝色跑步短裤,额头上、脸颊上的汗一大颗一大颗下坠。
要不是为了去巴黎,谁要吃这样的苦?这份苦,也是沈昊泽吃过的最甜的苦之一。2020年夏天,巴黎奥组委发布大众组马拉松赛获得参赛名额的办法,沈昊泽所在的跑圈炸开了锅。
对于马拉松跑者,沈昊泽形容,这是一件“非常难以置信的事情”:“你觉得好像人人有机会参与到一个非常大的比赛里面。朋友们之间最开始是调侃,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是奥运会备战选手了’,有一种我要开始报个补习班、好好上课的感觉。它是有一定游戏规则的,要积累到10万积分,你才有资格去参与抽签。我大概算了一下,在这一到两年的时间里面,我要跑够5000公里。”
跑5000公里是什么概念?沈昊泽用了9年时间,一点点改写自己的答案。2015年,马上25岁的他家庭和睦、工作顺利,最大的烦恼是体重。那两年,他的体重从150斤左右到了190斤左右,“没到体重的极限,但到了家里人忍受的极限”。家人提醒之下,沈昊泽选择了最省钱的减肥方法,跑步。
一开始,两公里多的距离,沈昊泽跑不下来,就跑一会儿、走一会儿。慢慢地,他能跟上同事们组织的跑团活动,每周六早上去跑一圈西湖。沈昊泽说,大概从跑步的第三个月起,他的体重明显下降,他觉得,跑步这件事,付出多少就回报多少:“人会自己给自己设置很多障碍,比如,觉得跑步伤膝盖,或者我这种大体重是不是不适合跑步?但只要跑起来,从三五百米到一两公里、三五公里、十公里,内心会有‘我比上一次更好’的感知。”
体重从150斤上升到190斤,沈昊泽用了2年;体重从190斤下降到150斤,他花了6个月。“一小时左右,不影响工作”,这是沈昊泽把握的运动量。这6个月里,奔跑脱掉了他身上沙袋一样的肥肉,他身轻如燕;奔跑也给他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马拉松。越跑越快的沈昊泽在2015年12月跑了人生第一场“半马”,21.0975公里。
那一次,沈昊泽觉得自己“征服了全世界”。
跑量不断增加,沈昊泽进步飞快。又过去不到一年,2016年11月,他第一次体验了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用时4小时39分40秒。相比如今的个人最佳成绩,2小时52分57秒,那时的沈昊泽当然算是“小白”。但“小白”有“小白”才有的冲劲,他要在双脚反复的交替前进里,找到更多的意义。
沈昊泽挑战的下一件事是“当配速员”,在比赛中以均匀的速度带领身边的跑者完成一场马拉松。2017年,从5小时左右的配速员做起,他一点点做到3小时左右的配速员。马拉松对沈昊泽,渐渐地不单是挑战,而是一件可以“玩起来”的事。
然后呢?沈昊泽接下来的挑战是“世界六大满贯”。那时候,江湖上已经有沈昊泽的名号,“沈乌贼”。这个“90后”选择了用一种很新的方式看世界。2019年东京、芝加哥,2023年柏林、纽约,2024年波士顿、伦敦,沈昊泽用6年的时间完成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成为六星跑者。
2024年4月跑完伦敦那一场,沈昊泽的脑海里有电影闪回的感觉。第一次跑步时,他一定没想到,因为跑步,他看了那么多地方、与那么多人交流。“六星跑者”,这个在中国仅千人左右获得的称号,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跑圈的人所乐道。
2024年,沈昊泽成为六星跑者
2015年到现在,沈昊泽参加了106场马拉松比赛,其中有30多场,他担任配速员,对他来说,每一次都是突破。9年里,从公司职员变成创业者,沈昊泽坚持自己的原则,跑步不影响工作,或者说,尽量不影响工作;他也有了许多新的认知,为了跑得更快,他必须学习科学的训练方式,因为跑得更快,世界在眼前展开的方式,不一样了。
“最开始我跑步的时候,好像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我要等到天晴一点、等到状态好一点再跑什么的。你永远在等,你会发现永远等不到一个万全的时机。”这是跑步教会沈昊泽的事——“别等了,没必要”,想做的事要尽早去做,比失败更让人难受的是,有一天你回过头,发现“如果我当时做了就好了”。
“别等了,没必要”,2017年,沈昊泽用这个口号命名了一个跑团。到今天,跑团成员有近三千人,大家互相鼓励,在全国各地奔跑。漫长的跑道上,领跑的沈昊泽听见自己的呼吸,也看清自己的心。“坚持”很难长久,是自我实现的快乐,让他一直向前、向前。
“别等了,没必要”跑团成员合影
对十年前的沈昊泽,跑5000公里不可想象。而对2020年得知“普通人也能去跑巴黎奥运马拉松”消息的沈昊泽,这5000公里,不在话下。2022年,沈昊泽已经迈过“积满10万分”的基础门槛。2023年底,运动数据统计截止时,他的跑量累计8759.9公里,加上游泳、骑行等其他运动,最终获得124681分,在765308名获得抽签资格的选手中排25343名。
巴黎奥运会大众组马拉松赛报名运动数据统计截止时沈昊泽的“成绩单”
今年1月底,沈昊泽收到一封邮箱系统提示“可能是垃圾邮件”的信件,显示“中签了”。765308人中40048人中签,能成为40048分之一,需要很努力,也需要很幸运。得知中签,沈昊泽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害怕是个诈骗邮件”;等确认了,他陷入狂喜,“哥们从此以后是一个奥运选手了”。
是啊,那可是奥运会。
沈昊泽收到通知“中签”的邮件
春节后,沈昊泽开始给自己上强度。他跑过凌晨四点的莫干山,跑过清早六点的西子湖畔,跑过很多次与巴黎赛道爬升坡度接近的龙井路段。
8月10日晚9点,沈昊泽将在巴黎开跑,赛道全程爬坡总高度438米,长度42.195公里,路线和奥运会正式马拉松比赛完全一致。这一次,沈昊泽的对手是自己。事实上,过去每一次开跑,他的对手,都是自己:“冠军就那么一个,剩下的人都要去做自己的冠军,我要去完成自己的冲线。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奥运精神的体现。”
“跑步不影响工作”,这个沈昊泽坚持已久的原则,最近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就让跑步稍微影响一下工作吧,毕竟那是奥运会,是能吹一辈子的经历。距离出发还有两天,南山路、虎跑路再跑两遍,接下来,记录、享受。
“你看这个人从一个胖子变成瘦子,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有机会去参加这样的一个比赛!”“我都可以,你们也可以去尝试”,跑步带来的惊喜,沈昊泽想分享给更多人。
(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