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2023华北极端高温热浪会否再现?研究预估未来发生概率增加

小编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3年夏季破纪录的高温热浪席卷华北大地令人印象深刻,民众关注这样的极端天气事件背后原因是什么?也担心未来会不会再发生?

类似2023华北极端高温热浪会否再现?研究预估未来发生概率增加
(图侵删)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的最新消息说,该所极端天气快速归因团队在7月初针对2023年端午假期华北地区热浪事件发布快速归因结果的基础上,与中外同行合作完成此次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快速归因及未来风险预估的同行评议研究论文,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环境研究快报》(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

2023年6月22-24日期间,华北高温热浪的特征和多方法多模式归因结果。中国科学院大气所 供图

  该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大气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钱诚团队联合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黄存瑞和荷兰、英国等合作者共同完成,其结果表明:今年端午假期华北区域连续3天的破纪录热浪事件受过境的暖高压系统影响,并由干燥的土壤湿度反馈加强;在当前(2023年)气候下该次事件重现期约为111年(发生概率约1/111),即为百年一遇的小概率高影响事件;人为气候变化使华北地区类似2023年端午假期的极端高温热浪事件的强度显著增强至少1℃(0.8–1.3℃)。

  合作团队开展的未来预估结果则显示,即使在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1.5℃目标的碳中和情景下,21世纪剩余时间内华北地区发生类似2023年端午假期热浪的概率,仍将比2023年气候状态下至少增加1.6(1.3–2.1)倍、强度至少增强0.5℃(0.2–0.8℃);如果仍按照中等排放路径情景发展,到21世纪末发生类似热浪事件的概率将增加达5.5(4.9–6.3)倍、强度增强达2.9℃(2.4–3.1℃)。

未来三个典型时期(国家适应气候变化2035年、21世纪中叶、21世纪末)发生类似事件的预估。中国科学院大气所 供图

  该研究论文还强调实施碳中和对缓解热浪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即使实现碳中和目标后,未来华北地区仍需要适应6月份出现像2023年这样强的连续3天热浪的情形。这个情形将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威胁,而采取建立高温早期预警系统等有效干预措施来管理公众健康风险和减少高温暴露,则是两种有效的适应对策。(完)

【编辑:邵婉云】

打卡古建古城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文化+旅游”激活假日经济活力

通讯丨“中国井”给津巴布韦农户带来盼头

龙舞春城 情谊相连——马来西亚舞龙队的中国之旅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42289人死亡

湖南省沅陵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_2

菲总统称对仁爱礁“君子协定”仍有疑问 中国驻菲使馆回应

山西省小店区发布暴雪蓝色预警_1

湖南省道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24亿美元

兰州铁路局:情系乡村教育 点亮希望之光

吉林省洮南市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警_2

多组数据见证发展强劲“脉动”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类似2023华北极端高温热浪会否再现?研究预估未来发生概率增加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烈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