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富:做强“竹”产业,推进生态富民

侠名

近年来,昭通水富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富民竹产业,持续推动林竹资源价值转化,助力农民增收致富。2023年,全市竹产业面积达25.2万亩,竹类品种20余个,竹产业总产值实现3000余万元;种竹农户户均增收万元以上的达150余户,竹产业成为当地农户的“绿色银行”。

云南水富:做强“竹”产业,推进生态富民
(图侵删)

  该市太平镇、两碗镇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竹子生长,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通过政策支持、示范引领、标准化发展,积极引导山区农民科学种竹,改良中低产竹林并进行精细管护,实现精耕细作、规模发展、科学种植,逐年扩大竹产业规模,使产量产值持续增长。

  为了推广科学种植竹产业技术,水富市专门派出林业局林业科技干部下沉基层抓好技术指导服务,并示范带动村民抓好竹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领,昭通市“鲲鹏计划”人才、林业科技员谭帮敏专门成立水富鑫达农林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方式,由村民土地入股,她出技术和资金的方式,带动村民一起发展。

  “种竹是一门技术活,清林、打塘、栽植、管护等每个环节都需持续不断地管护,一年要进行2至3次除草,成林后留笋养竹……”谭帮敏每年到各村开展现场技术培训,手把手教群众如何种植方竹,不断提高村民科学种竹和管护技术。

  三角村是水富市最偏远的苗族聚居村落,过去,村民发展缺乏产业支撑,2020年,三角村开始大面积种植竹子,使全村竹产业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该村锣锅自然村7个小组130户种植方竹10000余亩,成功创建两碗镇内的首个“万亩方竹示范基地”。目前,全村669户群众已发展竹产业超过35000亩。

  为了做强该村竹产业,三角村总支书记马光均牵头成立村集体经济有限公司,公司按5:5的利益分配比顺利流转林地5000余亩种植方竹和筇竹,以“党组织+村集体+公司”的发展模式进行管理。2020-2022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20万元,2023年收入41.17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薄弱村向示范村的改变。

  “竹产业已成为三角村的支柱产业,预计2年后达到全面丰产期,丰产后年经济收入可达1亿元,群众人均可增收3万余元。”马光均如是说。

  为了方便群众采笋,水富市有关部门积极想办法帮助群众打通采笋道,夯实竹产业的基础设施,解决运输问题。

  “2023年,我们整合资金700万元,以每公里补助10万元的形式给各村建设采笋便道路,目前,由群众投工投劳已修建了采竹便道路67.5公里。”市林业局局长杨值雄说。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富市做强“竹”产业,推动竹资源优势转变成更多的生态经济红利,不断赋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生态富民,竹产业带动群众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云南网通讯员狄廷秀

杜兰特22+6爱德华兹17+8 太阳战胜森林狼喜迎三连胜

哈利伯顿31+12字母哥26+11+8 步行者双杀雄鹿

日立法助推芯片制造缩小差距

四川省米易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新研究确认一个快速射电暴来自中子星磁层

“匠心之美”研学活动举办

上新了!吉林专属全新表情包新鲜出炉

安徽省来安县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_3

培育孵化16家“独角兽”企业 全球创业者峰会成为北京“金名片”

2024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在巴黎启幕 展出多国近百位艺术家佳作

2024春运专报:西南地区多阴雨雪天气 南方地区气温逐渐回升

美国客机与军机相撞坠河 已打捞出多具遇难者遗体

云南水富:做强“竹”产业,推进生态富民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烈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