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科创成果亮相中关村展示中心 三大板块尽览京津冀科创十年成就

❤

来源标题:三大板块尽览京津冀科创十年成就

京津冀科创成果亮相中关村展示中心 三大板块尽览京津冀科创十年成就
(图侵删)

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十年”展区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常设展展出,将于近期对公众开放。该展区由京津冀联合办会同三省市有关部门共同策划,聚焦“协同创新”主题,通过展板、展品、视频等形式,立体式、多角度宣传展示十年来三省市协同创新、产业协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十年”展区面积240平方米,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第一个板块主要展示北京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擎作用,三地加快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第二个板块主要展示三地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加快“六链五群”产业布局,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第三个板块主要展示三地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支撑创新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展品筛选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成果,突出“六链五群”产业布局,精心挑选了一批代表性展品。比如,本次展出的易度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是科技部重点支持项目,由北京天坛医院研发,由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孵化的河北易度机器人公司转化生产。这款机器人的核心控制器由河北易度公司自研自产,同时也离不开三地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协作,比如,其操作臂是由北京的公司研发、天津的公司加工制造。比如,亿华通公司研制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基本实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大幅降低了燃料电池成本。北京亿华通公司作为氢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加速布局京津冀区域布局,北京总部主要承担研发、测试,张家口基地负责生产制造。

十年来,三省市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作用,加快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日益增强。

首先,三地强化协同创新,联合开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三地人大立法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京津冀研发投入强度全国领先,创新带动产出效率持续提高。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构建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加速原创技术成果产业化。发挥中关村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注册企业近5000家,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入驻市场主体1500余家,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注册入驻企业80余家,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注册企业360余家。十年来,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累计4.9万余项、成交额近3000亿元,年均增长26.5%。

十年来,三地不断强化产业协作,培育“六链五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其中,共同绘制六条重点产业链图谱,举办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面向国际国内招商,签约项目152个,投资额超千亿元。共同培育五大产业集群,京津冀生命健康、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两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规模均占全国20%以上。共同打造“4+N”产业合作平台,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落地京津项目270个,总投资2000多亿元。张北云计算基地运营项目7个,上架服务器62万台。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入驻北京企业36家、天津企业9家。北京·深州家具产业园区入驻企业40余家。共同培育创新主体,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50家、占全国12%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约1.4万家、占全国14%以上。首批165项资质资格互认,自贸区203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出资25.77亿元,带动社会资本300多亿元。

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十年”展区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常设展展出,将于近期对公众开放。该展区由京津冀联合办会同三省市有关部门共同策划,聚焦“协同创新”主题,通过展板、展品、视频等形式,立体式、多角度宣传展示十年来三省市协同创新、产业协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十年”展区面积240平方米,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第一个板块主要展示北京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擎作用,三地加快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第二个板块主要展示三地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加快“六链五群”产业布局,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第三个板块主要展示三地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支撑创新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展品筛选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成果,突出“六链五群”产业布局,精心挑选了一批代表性展品。比如,本次展出的易度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是科技部重点支持项目,由北京天坛医院研发,由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孵化的河北易度机器人公司转化生产。这款机器人的核心控制器由河北易度公司自研自产,同时也离不开三地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协作,比如,其操作臂是由北京的公司研发、天津的公司加工制造。比如,亿华通公司研制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基本实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大幅降低了燃料电池成本。北京亿华通公司作为氢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加速布局京津冀区域布局,北京总部主要承担研发、测试,张家口基地负责生产制造。

十年来,三省市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作用,加快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日益增强。

首先,三地强化协同创新,联合开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三地人大立法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京津冀研发投入强度全国领先,创新带动产出效率持续提高。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构建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加速原创技术成果产业化。发挥中关村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注册企业近5000家,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入驻市场主体1500余家,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注册入驻企业80余家,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注册企业360余家。十年来,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累计4.9万余项、成交额近3000亿元,年均增长26.5%。

十年来,三地不断强化产业协作,培育“六链五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其中,共同绘制六条重点产业链图谱,举办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面向国际国内招商,签约项目152个,投资额超千亿元。共同培育五大产业集群,京津冀生命健康、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两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规模均占全国20%以上。共同打造“4+N”产业合作平台,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落地京津项目270个,总投资2000多亿元。张北云计算基地运营项目7个,上架服务器62万台。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入驻北京企业36家、天津企业9家。北京·深州家具产业园区入驻企业40余家。共同培育创新主体,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50家、占全国12%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约1.4万家、占全国14%以上。首批165项资质资格互认,自贸区203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出资25.77亿元,带动社会资本300多亿元。

(新春走基层)当张骞后人“邂逅”中亚留学生

北京普惠家财保上线 保什么?保费多少?

议会不信任投票通过 法国现任政府面临再次改组

“玲龙一号”主控室启动投用

75年交通巨变|蓝天筑梦,空途无限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已获得足够支持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辽宁省兴城市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独家现场丨伊朗总统莱希遗体运至德黑兰 大量民众深夜前往悼念

中国广西艺术团在悉尼市政府农历新年文艺汇演中大放异彩

青海海西:持续推动农牧民群众增收

查封的矿石竟不翼而飞 法院:擅自变卖已被司法机关查封的财产,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AI写作能在科幻小说竞赛中获奖?总台专访刘慈欣→

京津冀科创成果亮相中关村展示中心 三大板块尽览京津冀科创十年成就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烈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