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别眨眼,看国之重器彰显中国力量、中国底气!

侠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60秒别眨眼,看国之重器彰显中国力量、中国底气!
(图侵删)

每一道轨迹都铭刻着

国家与民族的奋斗和梦想

今天(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回望这段旅程

中国凭借其强大的

掘进力和洞察力

智造力和行动力

创新力和探索力

一步步诠释了何为

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中国智慧、中国良方

戳视频

看国之重器彰显

中国力量、中国底气!

掘进力

“奋斗者号”是中国第一台到达全球海洋最深处开展科考和作业的载人潜水器。2020年,“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为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也实现了首次在万米海底的视频直播互动。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表示,4年来,“奋斗者号”已累计完成230次下潜,其中深度超过万米的有25次,让32人到达万米海底开展作业,持续刷新万米下潜人次纪录。同时,这些成功的下潜也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样品,为推动全球深渊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在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完全攻克深水高压油气藏开发这一世界级难题,深水复杂油气资源开发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深海一号”二期开发项目,自主建成全球首套千米级深水发球管汇等关键设施,完成国内最长深水油气管道铺设,多次刷新深水油气开发作业行业纪录。

洞察力

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运行以来,FAST在脉冲星、快速射电暴、纳赫兹引力波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原创性成果。9月25日,中国天眼FAST核心阵试验样机建设正式启动,将有望进一步大幅提高FAST望远镜的天文观测能力。

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并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

主跨达1666米,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桥面距离海平面高达91米,相当于30层楼高,是目前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大桥。主塔高270米,相当于90层楼的高度,是目前世界最高的海中桥梁主塔。单个锚碇重约100万吨,面积相当于17个国际标准篮球场,是当前世界最大海中锚碇。由于身处珠江口台风频发区,团队研发了全新的气动外形,能抵御17级台风。

智造力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白鹤滩水电站,左右两岸共布置16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机组水力设计、电磁设计、通风冷却、高性能材料研发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辽宁舰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海军,标志着我国特色航母之路正式启航。

2017年11月,辽宁舰组织舰载机夜间起降训练。这意味着中国航母辽宁舰编队初步具备形成全天候作战的能力,朝着实战化能力形成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舰载机飞行员夜间起降技术的国家。

山东舰

2023年4月,由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组成的航母编队4月穿越巴士海峡,经过台岛东南海域展开首次西太平洋训练。航母编队出岛链开展军事训练成为常态。

福建舰

2023年11月30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披露了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开展系泊试验的消息。

2024年5月8日下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

行动力

9月26日,我国桥梁建设再次迎来重要突破。由中国铁建铁四院设计、中铁四局承建的万吨非对称曲线斜拉转体桥——九江快速路跨庐山站转体斜拉桥顺利完成转体施工,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迈上新台阶。

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是贵州省六枝至安龙高速的控制性工程,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大桥桥面与谷底水面的落差达625米,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相当。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最高桥和最大跨径的山区桥梁,未来也将是屹立在贵州群山间的一座新地标。

创新力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客机。最大载客量192人,2022年交付首家用户。

9月19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飞抵拉萨,为后续满足高高原航线运行需求和高原型研发奠定基础。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八号,20多年来,我国先后实施13次载人飞行任务,22名航天员逐梦苍穹,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再到长期在轨驻留,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参与见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的每一步,将祖国荣耀写满太空。

探索力

北斗系统工程自立项以来,已经走过波澜壮阔的30年。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6%。

2022年以来,北斗系统加速融入电力、自然资源、农业、通信、交通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催生了很多充满想象力的应用方式。而在大家常用的导航领域,国内多个导航地图供应商正式切换为北斗优先定位,日均使用量已超过3600亿次。

2035年前,我国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中国空间站已全面建成并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并取得了一定成果。9月25日,2024中国载人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学术年会在陕西西安举行,会上集中发布了载人空间站科学与应用进展。

自空间站建造以来,已在轨开展110余项实/试验,获得科学数据265TB。据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介绍,目前正在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空间站天地一体的智能运控和大数据平台。通过科学数据和样品共享数据库,助推重大科学成果产出和科学发现。

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从嫦娥五号带着月壤胜利归来,再到如今嫦娥六号月背“挖宝”归来。20年来,中国探月工程不断刷新人类月球探测的纪录。

从广袤的深海到遥远的星辰大海

从微观世界到宏观宇宙

大国重器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

带我们突破技术的桎梏和枷锁

迈上强国新台阶

愿以寸心寄华夏

且将岁月赠山河

中国力量彰显中国底气!

今天,祝福中国!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探究黑龙江冰雪旅游爆火背后的体育推动力

衡山:早稻集中育秧开始 为春耕生产“加速”

Woj:尽管恩比德缺席 76人会在交易截止日继续成为买家

如何让高订单有更高价值?江苏给出“创新”答案

山西省阳高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_2

今年前三季度四川GDP同比增长5.3%

呈现最新技术、产品等 第二届链博会首次设置先进制造链展区

特朗普与俄乌总统通电话 除了“停战、互访、还钱” 还谈了一个重大问题

外籍专家从细节看中国式现代化:包容各种文化的现代化

2024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队际锦标赛总决赛落幕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生火灾 系一台发电机爆炸引发

全国300余名钓友相约宁夏贺兰“冰上开杆”

60秒别眨眼,看国之重器彰显中国力量、中国底气!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烈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