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虽萌 也能传播鼠疫!千万别上手“贴贴”

侠名

最近网络上不少人售卖和饲养土拨鼠,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今天发布提示称,鼠疫一旦感染,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的症状,病情常常迅速恶化,死亡的可能性极高。

土拨鼠虽萌 也能传播鼠疫!千万别上手“贴贴”
(图侵删)

这里可能存在一个误区:以为鼠疫都是老鼠传染的。其实,自然界的很多动物都可以感染鼠疫,尤其是鼠类、旱獭等啮齿类动物。

旱獭,又称土拨鼠,是一种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啮齿类动物。这种看似可爱的野生动物,实际却是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份分布着广泛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而土拨鼠就是这些疫源地最主要的宿主动物。所以,土拨鼠再萌,也不要与其亲密接触,围观和逗乐土拨鼠属于高危行为。

人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鼠疫。鼠疫主要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土拨鼠身上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人接触染疫的土拨鼠时,或接触鼠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时,病菌通过皮肤表面伤口或黏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

此外,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时释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飞沫,此时他人吸入时也可造成感染。

预防鼠疫,

一避免接触。远离土拨鼠及其洞穴,不要捕捉或饲养土拨鼠。二个人防护。在野外活动时,穿戴长袖衣物和使用驱虫剂,防止跳蚤叮咬。三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防止啮齿动物和跳蚤孳生。四健康监测。如果接触了土拨鼠并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前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

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土拨鼠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土拨鼠,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土拨鼠等野生动物。

鼠疫是古老的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可以使用多种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病人如果能够早期就诊,并得到规范有效治疗,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触者也可通过预防性服药而避免发病。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史迎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福建省南靖县发布霜冻黄色预警

浙江省嵊泗县发布大风黄色预警_3

中国首个海区渔船推荐航路公布实施 推进“商渔共治”

今年“研学游”有哪些新趋势?如何避坑?

“版权之星”少年实践行走进北京互联网法院

如何科学矫正近视?近视能被激光手术治愈吗?一文了解

上半年海南绿电交易量6.47亿千瓦时 达去年总规模7.6倍

武汉汉阳:游泳场馆安全更有保障

西安警方通报“男子因感情纠纷在小区地下车库纵火”:已被刑拘

采购的味精抽检不合格,绍兴市一面馆被罚款3100元

演出市场为消费再加“一把火”

既是“运动员”也是“摆渡人” “白衣天使”用真诚和热爱守护生命

土拨鼠虽萌 也能传播鼠疫!千万别上手“贴贴”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烈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