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5月12日消息(记者 吴兴财)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结合这一主题,主题为“全民科普 你我同行”的2024年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普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5月11日,活动走进海口市义龙中学,通过系列科普讲座的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把防震减灾避险知识送进校园,全面提高青少年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自救能力。

5月11日,科普进校园讲座活动走进海口市义龙中学,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记者 吴兴财 摄
5月11日,科普进校园讲座活动走进海口市义龙中学,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记者 吴兴财 摄
义龙中学的科普活动通过科普课堂的形式展开,邀请了海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徐晓枫担任授课讲师。徐晓枫讲解了地震原理、基本概念、预报与预警、应急和急救等方面知识,结合海南的地理特点,对地震灾害风险进行了科学评估和分析。除了科普知识外,徐晓枫还对在校内开钻的应急演练进行了指导,强调学校如何规范化开展应急演练,并提示了演练中应关注的重点。
海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徐晓枫在给同学们科普知识。记者 吴兴财 摄
义龙中学年级长兼德育副主任许晓华告诉记者,学校经常利用主题班会、队会、团课等形式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并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疏散演练等应急演练。此次科普活动,专家授课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地震的危害,以及地震的紧急避险方式。
同学们正在认真笔记知识点。记者 吴兴财 摄
据了解,2024年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普进校园活动于4月3日正式启动,先后走进10所学校,采用科普课堂、互动学习、应急演练等多种科普方式,通过沉浸式宣教、体验式互动等方式,旨在提高同学们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地震发生后如何科学避险?
地震发生过程短暂
如何第一时间科学避震
这些知识要牢记
↓↓↓
发生地震可以马上往户外逃吗?
可以躲入衣柜等家具里吗?
可以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吗?
这份地震自救指南
一定要了解
↓↓↓
(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