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

古代厕所长啥样?

文博日历丨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
(图侵删)

“上厕所、下厨房”从何而来?

今天(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

一起“走进”汉代陶厕

学习古代有关厕所的“冷知识”

01

汉代“猪猪厕所”: 古人资源循环利用的中转站

厕所是住宅建筑的一部分

是生活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现代的卫生间讲究干湿分离

汉代的厕所却是“厕圈相隔”

就是说,厕所通常会和猪圈建在一起

就像眼前这个汉陶厕

这个“猪猪”厕所包括

两间男女分区的厕所和一个猪圈

中间还有便于人行走的台阶

平台地面及台阶上饰有花纹地砖

圈内有母猪和4只猪崽

圈外还有鸡和狗

每间厕所的屋顶上

还都伏有一只小老鼠

可能有人要问了

为啥厕所要和猪圈在一起呢?

难道就是图个热闹?

那你就太小瞧古人了~

西汉有个叫氾(fán)胜之的农学专家

根据他的发现

“美粪”十分利于农作物生长

(“美粪”即掺入植物茎叶、猪粪尿、人粪尿、饲料残渣以及猪圈里的泥充分混合发酵而成的肥料)

于是厕所成了资源循环利用的中转站

体现出当时人们对粪肥效用的明确认识

和“变废为宝”的先进思想!

△各式各样的陶厕所

陶厕结构复杂,制作精良

从建筑风格上

不仅能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

还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02

解密:“上厕所”和“下厨房”

背后的文化知识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常说

“上厕所”和“下厨房”?

这两个看似普通的词语背后

其实藏着不少有趣的文化密码

1

五行风水说

在古人眼中,风水五行至关重要

北是水位,东是木位

五行相生,水生木

考虑到厕所有积肥的特点

汉代陶厕便选在北面偏东的位置

同理,东为木,南为火

木生火,所以厨房要建在南面偏东的地方

根据地图绘法有上北下南的规定

“上厕所、下厨房”就由此产生

2

南北方位说

古人对南北方位的观念差异

也是“上厕所、下厨房”的来源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大多坐北朝南

北面采光好一般是身份尊贵的人住

而南面(背阳)采光条件差

基本用来堆放杂物或安置下人

在古人的世界观里

北为尊,南为卑,北为上,南为下

因此,去东北角的厕所叫“上厕所”

去东南角的厨房叫“下厨房”

3

实用构造说

农耕时代厕所通常建在猪圈上

不仅节约空间

还能利用粪便作为肥料

为了防止异味

厕所往往建得较高

厨房则建在地势较低处

便于防火和取水

这种布局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上厕所、下厨房”的说法

从五行风水到地理方位

再到实用构造

“上厕所、下厨房”的背后

竟有这么多的讲究!

03

从“微缩仿真”陶土模型

看古代建筑

这件“微缩仿真”的陶厕所

是2000多年前古人用来随葬的明器

当时的人们认为

人死后还能享受鸡犬桑麻

有仆有猪的生活是莫大的荣耀

除了陶厕所

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房屋“周边”

古人消防意识的结晶

“东井戒火”铭文陶井

△文博日历丨古人消防意识有多强?这件陶井告诉你→

祠堂戏台秒变谷仓

古人空间改造典范

青花釉里红阁式人物谷仓

△文博日历丨为了找地方存粮,古人用上了这招……

成都贵族的“巴适老家”

卧室、厢房一应俱全的微缩庭院

△赵廷隐墓出土的陶庭院

我们透过这些“微缩景观”

窥见了真实古代生活的一角~

世界厕所日

这些厕所冷知识你get到了吗?

世界看两会丨海外媒体聚焦中国经济的稳健前行

WTT重庆冠军赛2024正式开赛

“五彩海上”海派艺术周在布鲁塞尔拉开帷幕

时光相册|“双亚冬之城”的冰雪记忆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1

破获走私近万吨国家禁止进境废旧船舶系列案

麦科勒姆29+2英格拉姆26+4 鹈鹕大胜马刺

柳州铁路枢纽完成扩能改造 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运输能力提升

黎以冲突加剧 沙特:暴力冲突升级将给地区安全带来危险

三部门: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

京雄高速(河北段)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正式发车

以军称空袭加沙地带多地 哈马斯称继续与以军交火

文博日历丨世界厕所日 为什么中国人都说“上厕所、下厨房”?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烈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